双11物流再提速,众品牌争当“史上最快”?
2023-11-03 11:15:39
每年双11对于各大物流企业而言,无疑是一场运输能力的大考。随着今年淘宝、京东、抖音、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双11大促的陆续展开,各大物流企业也纷纷推出全新举措“迎战”。
值得注意的是,今年的物流公司似乎都开始“卷”时效,“半日达”“小时达”几乎成为标配。在快递包裹“跑”出新速度的同时,“送货上门、不上必赔”“1小时未取件必赔”“全程超时必赔”等物流履约保障覆盖面也进一步扩大。
不难预见,随着双11物流高峰的到来,菜鸟、顺丰、京东等即将展开一场“时速大战”。
拼速度
细究之下可以发现,“仓配供应链模式”是今年国内物流提速的关键。
比如,此前菜鸟就推出了智选仓配和优选仓配等供应链产品,通过仓和配的一体化链接,提供半日达、次日达等高稳定的时效保障服务;京东则通过运营线路优化,提升了211时效全国覆盖率,并且对青岛、天津、重庆、德州、贵阳等多地的亚洲一号自动化分拣中心进行了升级改造,综合应用多种智能软硬件设备,使得包裹的分拣效率达到人工分拣的5倍。
此外,为了应对货量高峰,在双11前夕,圆通速递在全网新增了干线运输车辆4300多辆、近60个集运中心完成改造和扩建,还有200多家分公司完成了自动化设备的上新,新增2.2万家妈妈驿站,提前为保障运营平稳打下了基础;顺丰和德邦也对运输资源进行了整合完善,有效促进提升了航空快件时效与消费寄递体验。
而且,今年这股内卷之风还顺势吹到了跨境物流业务方面。
近日,京东物流、顺丰、菜鸟等相继宣布升级港澳物流服务,香港同城快递最快4小时达,并承若“晚到必赔”。另外,菜鸟还对天猫淘宝海外的消费者承诺港澳集运次日达,英国、西班牙、荷兰、比利时、韩国、新马等多个国家“5日达”时效。京东则与法国邮政旗下国际快递公司Geopost达成合作,并持续与英国最大的包裹投递商之一Evri等海外企业展开合作,让欧洲多国得以实现电商包裹最快当日达。
拼服务
除了履约时效以外,服务质量也是很多商家和消费者所关心的问题。今年双11期间,围绕服务质量提升问题,各大快递龙头也开始花式内卷。
以中通为例,公司不仅为平台商家开通了优先揽收、优先中转、优先派送的绿色通道,以保障大促期间的物流履约质量,还设置了平台售前售后专线,安排独立团队为商家提供稳定的客服保障。
菜鸟也在双11前夕官宣了商家寄件业务的保障措施,包括多快递比价、价格承诺、运费月结、发货补贴等十项举措,在物流履约前、中、后三个阶段帮助中小商家提服务、降成本、稳时效。
申通则对快递服务产品“申咚咚”进行了全新升级,可根据消费者个性化需求,提供多样化的派送服务。
可以说,在当前格局相对稳定的快递行业,各家公司为了争夺更大的市场份额,真的是各出奇招。
值得一提的是,业务旺季在即,考虑到保障履约能力、提升客户体验等所需的投入,快递行业似乎也心照不宣地暂时停止了价格战。
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,今年上半年快递单票收入为9.31元,同比下滑4.3%。而在618之后,行业整体票单价降幅却有所放缓,甚至开始悄悄涨价。
虽然快递企业们并没有明面上的涨价行为,但因为总部政策的调整,以及地区加盟商的盈利需求,通达系的一些末端网点还是开始了试探性的涨价。
那么,一众快递企业能否借旺季涨价修复利润呢?
10月21日,国家邮政局公布数据显示,今年1月份至9月份,快递业务收入累计完成8545.5亿元,同比增长11.1%。不过,从A股4家快递公司公布的经营数据来看,其实单票价格仍然处于较低水平。
随着行业整体成本上升,单票价格却未能“随行就市”地进行常态化调整,这很大程度上压缩了行业的利润空间。至于此次的借势涨价能否使快递价格回归到正常水平,并且能够与服务质量呈现双向共振向上的局面,还有待时间检验。
不可置否,快递行业发展到今天,价格战能够带来的效益明显不及以往。再加上商家和消费者开始对快递服务产生更高品质的需求,快递企业们也不得不开始寻求低价以外的竞争优势。
今年的双11,或许将成为一个契机。该如何在在价格上升承压的情况下争取更大的利润空间,维持行业的良性竞争,实现长期正向的利润修复,的确值得每一个入局的玩家深思。

最新更新
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